近日,西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中心城區再生水利用工作。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新初,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出席會議并講話。
在聽取相關匯報和討論后,黃新初指出,水是人類生存的命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自古以來,怎樣對待水、利用水,不僅事關民生大計和國家長治久安,更檢驗著施政者的智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工作,提出了綠色發展理念和建設海綿城市的重要部署,特別是強調“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熱、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進行規劃建設”,為科學推進水資源保護利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省委經濟工作暨城市工作會議上,王東明書記強調指出,要“堅持功能完善、生態打底、自然為美”“提升城市發展內在質量”。這對我們加快推進城市再生水利用提出了重大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放眼世界,再生水利用已成為集約節約利用水資源、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一致做法和大勢所趨,是國際公認的“城市第二水源”。審視自身,成都自古因水而興、因水而盛,以偉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為代表,我們的先賢在治理水、利用水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積累了寶貴經驗,更為這座千年古城奠定了極其深厚的水文化底蘊。當前,成都表面上水資源豐沛,但實際上是一座嚴重缺水的城市,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區域性缺水、季節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的矛盾相互交織。抓好再生水利用工作,既是緩解水資源相對短缺的重要途徑,又是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我們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下大力氣推進再生水利用工作,變“廢”為“寶”,努力建設生態城市,在水資源的保護利用上續寫新的輝煌,實現“重塑千年水網,建設活水成都”的目標。
黃新初指出,要將再生水利用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按照“綠色低碳循環”和“一水多用”的理念科學規劃和整體打造,緊密結合海綿城市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力爭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等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特別是要充分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先進理念,充分利用河流、湖泊、水庫、稻田等濕地系統的自凈功能,讓自然做功,借助自然的力量實現對污水的持續凈化。同時,再生水利用工程的規劃設計也要有系統思維和長遠眼光,避免見子打子、零敲碎打、重復建設,努力實現一步到位。
黃新初指出,要把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加快我市再生水利用發展的“主攻點”和“突破口”,著力加大投入力度,切實加快工程進度,盡早建立一套完備的廢水收集系統、處理系統和再生水供水系統,力爭在兩至三年內取得明顯成效。當前,要重點加快推進正在實施的中心城區4座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改造工程,確保如期完成。
黃新初強調,再生水利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投入大、周期長,特別需要健全機制、整合力量、協力推進。一方面,要著力完善協調配合機制。再生水利用涉及多個區(市)縣,水務、規劃、建設、林業園林、發改、財政、國土等眾多部門,以及興蓉集團等國有企業,大家一定要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在水生態系統2025規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下,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統一步調、密切配合,擰成一股繩、握成一個拳,努力匯成推動工作的強勁力量。另一方面,要著力完善政府引導機制。注重在政策上給予扶持,在尊重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同時,充分利用價格杠桿作用,積極鼓勵引導更多的用戶和群眾使用再生水,有力促進再生水的推廣應用。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市民群眾和社會各界支持再生水利用工作,廣泛凝聚推動工作的社會力量。再一方面,要著力完善督查考核機制。將再生水利用工作納入市政府重大工程目標考核,由督查部門和領導小組會同進行,倒逼有關區(市)縣、部門和單位用心用力、履責到位。
唐良智指出,中心城區再生水利用是我市水生態系統2025規劃的重要內容,實現利用率2020年達到40%、2025年達到50%,這是一個剛性目標,必須如期實現。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要認真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切實肩負起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推動成渝城市群發展等重任,充分認識成都水資源的緊缺性,科學統籌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用水,以再生水利用的實效,推動國家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等工作開展。二要堅定信心、創新舉措。要堅定目標不動搖,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辦法,統籌兼顧、分步推進2020、2025兩個目標如期或提前實現。三要強化借鑒、攻堅克難。要借鑒新加坡、以色列等再生水利用先進國家的經驗,針對現階段的困難和問題,切實加快相關工程建設和技術運用,進一步提升再生水利用技術水平和水質級別。四要系統規劃、綜合施策。特別是要加強雨水、污水循環利用,科學管好水、用好水,努力把成都建設成為節約用水、高效用水的示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