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雙流區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日前正式出臺,確定了今后一段時間全區水污染防治總體目標及階段目標。
《方案》同時公布了包括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嚴格環境執法監管等在內的8項重點任務,并細化為51項具體任務,被稱為雙流區最強力水污染防治方案。
《方案》中明確,雙流區水污染防治工作總體目標包括:境內金馬河水質穩定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岷江水廠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達100%;到2017年,楊柳河、白河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江安河、府河出境斷面水質較入境斷面有所改善。
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雙流城市公園、江安湖、怡心湖、楊柳湖為代表的生態湖泊濕地群;楊柳河、江安河、府河出境斷面水質較入境明顯改善。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納入國家和省市考核的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保持穩定。
到2030年,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和黑臭水體,楊柳河、江安河、府河等主要河道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全區水環境質量得到總體改善。
為確保完成治理目標,雙流區深入推進污染物總量控制。2016年底前,將依法全部取締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2017年底前,對涉及總磷排放的重點企業安裝在線監測裝置。
嚴格環境執法監管。雙流區對達標企業采取在線監控、網格化管理、大數據核查等綜合管理措施,確保穩定達標,對“雙超”企業予以“黃牌”警示,一律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整治后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予以“紅牌”處罰,一律停業、關閉,并定期在官網上公布環保“黃牌”“紅牌”企業名單。
對造成生態損害的責任者嚴格落實賠償制度,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建立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穩妥處置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
切實加強水環境管理和保護。2016年底前,雙流區將全面完成黑臭水體排查,將黑臭水體名稱、治理責任人及達標期限向社會公布,并依照達標期限逐年制定整治方案。
雙流區通過為公眾、社會組織提供水污染防治法規培訓和咨詢,邀請其全程參與重要環境執法行動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調查,公開曝光環境違法典型案件,限期辦理群眾舉報投訴的環境問題并給予舉報人獎勵,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