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綿陽市召開了全市水污染防治PPP建設模式對接會。市政府副秘書長楊朝暉主持會議。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環保局、市住建局主要負責人,各縣市區政府和園區管委會分管領導,各縣市區(園區)環保、住建及政府投資公司,農發行綿陽分行、綿陽交通發展集團公司負責人等參加對接會。
楊朝暉指出,加快綿陽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是市委市政府確立的“十三五”期間重點工作,希望大家利用好這次對接會機會,積極與農發行、交發集團溝通對接,尋求合作機會,全力推進以PPP模式為代表的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新模式在本地區的運作,實現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三年全覆蓋目標任務。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力爭3年內完成全市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在“十三五”基本形成設施完善、運營平穩、監管嚴密的污水處理工作體系。目標明確,關鍵是要抓好落實。楊朝暉要求,一是要落實各項工作措施。二是要多渠道籌措資金。三是要加強政企溝通對接。
市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環保局局長鐘思亮介紹了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基本情況,并就鄉鎮污水處理設施PPP建設模式的市場優勢、政策優勢、成功案例方面的優勢向各地政府、部門以及相關企業作了介紹。鐘思亮指出,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未來環保發展的必然方向,為補齊農村環保短板開辟更多路徑。同時就加快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按照市政府《實施意見》的精神,每年要制定年度建設實施方案,市政府根據各縣市上報的方案下達年度建設目標任務,實施專項考核。二是要結合實際采用適合鄉鎮污水處理特點的工藝路線,工藝路線確定后要優化工藝設計,盡量降低噸水投資強度。三是要創新融資方式,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機制,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建設鄉鎮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優先鼓勵采取PPP模式解決融資問題。四是要講究誠信,政企雙方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開展項目建設、運營,建立起互信互惠的良好關系。
會上,市環保局機關黨委書記杜天福就PPP項目融資渠道、項目優勢、運營監管作了簡要介紹,市發改委、財政局、住建局進行了相關發言,農發行、交發集團介紹相關情況并與各縣市區政府和園區管委會及政府投資公司進行了深入交流。
|